德州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,传承“扎根地方、服务产业”传统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适配“数字强省”“产教融合型城市”战略,具备扎实专业基础、工程实践能力、创新素养与区域服务意识的应用型人才,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输送技术骨干与创业先锋。面向数字经济时代产业“跨学科融合、实战能力突出”新要求,以2018年国务院倡导深化产教融合、协同育人为契机,联合中兴、青软等政企研机构,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开展系统性研究与实践。

以学生为中心,依托“六融六共+四阶递进”构建“三体系”育人模式:需求适配型产教深融体系(“六融六共”对接产业)、个性赋能型育创互融体系(“四阶递进”激活潜能)、机制畅通型协同保障体系。“产教协同、育创互促、课赛融通、校地联动”四路径贯通培养,“产教协同”深化“六融六共”,“育创互促”强化“四阶递进”实战。“双师队伍、实践平台、评价机制”三保障筑牢根 基,保障“六融六共”与“四阶递进”实施,破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瓶颈,形成特色成果,如图1。

微信图片_20250921161059_227_306

图1 “六融六共+四阶递进”产教深融育人模式

近四年,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,参与德州市智慧交通平台建设等项目,获机器人及人工 智能大赛、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奖项50项,软件著作权20余项;教师育人能力增强,获批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、省教改项目5项,获省教创赛二等奖1项、青教赛三等奖1项,出版教材5 部(含2部省级一流),开发“U+智慧云”平台数字化资源库,形成教学成果集聚效应。截至目前 ,培养模式与路径被吉林化工大学、鲁东大学等11所高校借鉴,成为地方高校计算机类应用型 人才培养典范。